
若日本在野党团结能否诞生在野党首相 政坛地震引发悬念。日本政坛正经历一场剧烈的权力重组。执政长达26年的自民党与公明党联盟突然破裂,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10月10日宣布退出执政联盟,让原本稳操胜券的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充满变数。这场政治地震的核心人物是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。

众议院465个席位的力量对比瞬间逆转。自民党仅占196席,而三个主要反对党——立宪民主党148席、日本维新会35席和国民民主党27席——若联合起来,总席位将达到210席,超过自民党。这种变化引发了日本政坛的最大悬念:谁将成为下一任首相?
高市早苗的权力基础正在松动。她上任自民党总裁后迅速进行的人事安排被网民戏称为“第二次麻生内阁”。85岁的麻生太郎出任副总裁,麻生派成员把持干事长和总务会长等关键职位。这种依赖麻生派的做法暴露了高市在党内无派阀背景的脆弱性。更致命的是,高市起用涉及黑金丑闻的萩生田光一担任代理干事长,引发舆论质疑,加深了公众对自民党旧体制的负面印象。
立宪民主党率先出招。党首野田佳彦在10月7日与各在野党党鞭会谈后,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:不坚持推举自家党首,转而统一支持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。野田佳彦公开表示,这是“十几年一遇的政权更迭机遇”,显示出在野党可能打破去年内讧的局面。
玉木雄一郎现年56岁,曾是财务省官僚,拥有东京大学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学历背景。他以推行不依附大党的中间路线闻名,主张减税、提高免税门槛、减轻民众负担,这些政策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共鸣。但他的政治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。2024年12月,他因婚外情丑闻被暂停党首职务三个月。停职期间,他于2025年2月窜访台湾地区,引发争议,给他的形象蒙上了阴影。
玉木雄一郎的崛起背后是日本政治版图的深刻变化。国民民主党在2025年参议院选举中表现惊人,改选席位暴增四倍至17席,总席位达到22席。这一成绩使玉木成为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高市早苗面临的经济挑战也不容小觑。日本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1200万亿日元,占GDP比重超过250%,这限制了她主张的财政刺激政策的空间。她的政治立场同样引发担忧。作为右翼保守派代表,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,否认南京大屠杀和强征“慰安妇”的历史事实,还主张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%,发展“敌基地打击能力”,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。
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玉木雄一郎更关注民生议题。他要求提高年收入壁垒,并强调优先应对物价高企问题,直指日本民众的生活痛点。
公明党的退出决定并非偶然。该党与创价学会关系紧密,学会内部对高市早苗的排外倾向表示担忧。公明党在谈判中要求高市调整政策,但双方分歧难以弥合,最终导致两党联盟破裂。
政治博弈的焦点集中在首相指名选举的规则上。候选人需要获得众参两院总票数的过半数才能当选首相。如果无人过半数,则进入决胜轮投票,得票多者当选。这意味着在野党只要团结一致,就能击败高市早苗。
玉木雄一郎的态度仍显谨慎。他未否认与高市早苗密谈的可能性,但强调不会与不同政见政党“凑人数选首相”。国民民主党内部对于倒向哪一方存在分歧,玉木的个人野心可能推动他寻求首相职位,但他也意识到政策分歧会让拼凑的政府难以维系。
这场政治变局反映了日本民众对变革的渴望。多年来,自民党主导的政治体制日益僵化,黑金丑闻频发,政策脱离民生需求。民众的不满在物价上涨、养老金缺口和老年人护理资源短缺等问题上找到了出口。玉木雄一郎的中间路线正好填补了这一真空,吸引了大量厌倦政治对立的中间选民。
临时国会预计将在10月20日之后召集,首相指名选举即将举行。高市早苗若不能迅速扭转局面,可能成为又一位短命首相。而玉木雄一郎则面临抉择:是与自民党合作换取财务大臣职位,还是与在野党联手争取首相宝座。这场权力博弈不仅关乎谁将出任下一任首相,更将决定日本未来的政策方向。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